9月28日,京广高铁郑武段正式开通运营,刚刚建成的郑州东站综合枢纽同步启用。据郑州东站客运部门统计,9月28日至10月7日黄金周期间,累计办理旅客11.59万人次,实现车站开通后第一个黄金周长假“开门红”。由于配套的郑州汽车站与铁路客运“零换乘”,旅客出入有序,没有出现拥堵现象。
郑州东站综合枢纽是以京广高铁郑州东站为核心,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地铁和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方便换乘、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是我国高速铁路网中建设规模最大的多向通道交会枢纽站。它不仅是京广、徐兰两条高速铁路的“十字”交会枢纽站,发挥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今后还将引入郑州至重庆、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客运专线,并承担郑州至机场、郑州至开封等多条城际铁路的运输作业功能,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和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网中占据着强大集疏功能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一宏伟工程中,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担负着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中郑州汽车站的建设任务。
“琴”“鼎”呼应 实现客运“零换乘”
郑州汽车站项目是交通运输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审定的《郑州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郑州市八个公路客运站的重点项目之一,是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配套工程。
2009年2月4日,郑州汽车站项目选址意见确定,根据郑州市政府安排,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投资主体负责投资建设。为更好地完成这项工程,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运作初期,就坚持立意高远、策划高端。为了打造新地标形象,该项目公开进行了方案设计招标,吸引了国内外12家设计单位参与竞标。为了确保优中选优,方案设计充分吸收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前后进行了两轮专家评审。第一轮邀请国家级设计大师柴裴义、国家级建筑设计研究员张祺等业界专家参与评审;第二轮有幸邀请到科学院院士、省博物院设计师齐康和工程院院士、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两大国内建筑界泰斗联袂评审,极大地提升了设计方案的权威性和高端性。经过评审,上海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院“古琴”方案中标。这个方案与相邻的郑州高铁站——郑州东站“鼎”的造型和谐统一,“鼎”为中国传统的礼器,“古琴”为传统乐器,一鼎一琴相互呼应,取意“礼乐相承”,既保证了综合交通枢纽设计风格的一致性,也通过“音形合一,浑然天成”的建筑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公路客运站相比,郑州汽车站有着特殊的位置:对面是大型的地铁站和高铁站,将来的城际轻轨也将在这里会合,所以它与铁路、轻轨、城市公交等多种方式共同承担着零换乘的重要功能。为充分考虑郑州东站、郑州汽车站与城市公交、轻轨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郑州市政府要求郑州汽车站与郑州东站在标识系统实现统一,使老百姓充分享受“琴”“鼎”呼应而来的“零换乘”,这对完善高速铁路运输体系,满足东区大规模的中转需求,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严格管理 争创优质工程
郑州汽车站为河南省、郑州市重点工程,也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场站示范工程。该工程自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河南省、郑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副省长张大卫,副省长赵建才,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孙廷喜,郑州市市长马懿,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郑州市政协主席李秀奇等都曾到现场检查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严格按照法定招标程序,选择国内一流单位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引入设计监理全程参与项目管理,对项目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监督和设计审核,为确保设计成果上了“双保险”。引入社会咨询单位参与全过程造价控制,配合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造价咨询、工程计量核定等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最大限度节约建设资金。从工程建设之初,按照地标性建筑标准和国家鲁班奖工程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和监理例会、安全例会、日巡查等工作制度,全面加强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管理,实现了安全、质量、工程零事故。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客运场站建设观摩会上,该站的建设模式被作为“郑州经验”在全省推广。
设施齐全 打造客运新风貌
在传统客运站的基础上,为能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在主体站房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休闲、购物、娱乐等条件。该项目建设总投资5.2亿元,按照一级客运站标准设计,设计发送能力6.5万人次/日。总占地面积622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698平方米。郑州汽车站主要包括站房主体建筑、司乘公寓、商业用房、公铁换乘区等。
郑州汽车站主体站房地上部分为六层,总面积62675平方米,地下部分一层总面积20660平方米,建筑平面功能安排遵循不同功能分区布置,力求流线合理,互不干扰原则。郑州汽车站的主入口在站房西南侧,主出口位于站房西北侧。地上一二层为旅客始发集散大厅、旅客到达出站大厅、售票厅和候车厅,旅客可以通过自动扶梯上下,保证了人车分流。三层、四层、五层、六层为商业区,布置有商业开发、餐饮区域及管理办公区。地下一层室内主要功能为出租车上下客区和社会车辆下客区。考虑到远期旅客流量发展的可能,还预留了旅客候车厅及售票厅面积和通往长途客车远端发车位区的通道。设置了企业内部停车库,包含内部停车、货运、垃圾集中运送等功能。主体站房郑州汽车站公共区室内设计以简洁、明快、大气为设计宗旨;中庭、候车厅等大空间以玻璃、金属、石材等材料为主。外立面的石材建筑风格延续到建筑室内设计中,通过墙体、连桥、观光电梯、绿化等元素的穿插组合,将整个宏大的交通庭空间塑造成一个丰富、多变的活动场所,形成独树一帜的装修风格,众多专业人士的智慧交汇,无疑将会让它成为交通服务的又一个丰碑。
地处交通枢纽 催生商业新城区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它沟通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郑州汽车站地处郑州市郑东新区国道107辅道与七里河路交会处,以郑州东站为核心,郑西客专、京武客专、郑州地铁1号线、郑州-机场城际铁路、郑州-开封城际铁路、郑州-焦作城际铁路以及后续修成的郑徐客专等都将在这里交会,是一个联系各个区块的重要地带,也是郑州市的门户区域。
早在枢纽站刚刚列入规划、确定选址的时候,精明的商业人士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业内人士认为,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的开建,等于建成了新的综合交通圈,加上郑东新区已成为新的发展重点,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必将很快形成新的商业圈。
目前,该站主体站房已完工,公铁换乘部分已投入使用,不日,郑州汽车站古琴东部分的郑州交通枢纽旅客服务中心、交通信息控制中心等项目将逐步实施。这必将对促进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完善郑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郑州的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在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各参建单位竭力达到精、细、美的工作作风下,“巨型古琴”定为郑州交通事业的发展演奏出华丽的新乐章。
枢纽地位在强化,枢纽功能在提升。而今,枢纽东移,催生的是一个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东区,在再造枢纽中吞吐八极、拥抱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