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内关注 -- 详情

更强 更快 更优发展——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扶龙头促发展纪实

来源:中国交通报 编辑:admin 时间:2012/10/16 9:14:50 点击数:
    理想的道路运输市场是怎样的?有秩序、有榜样、良性竞争、集约发展……这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近年来,河南省始终把扶持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也作为河南省调整运输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
  方向
  “企业更强,市场更优,行业才能更好更快发展”,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廷喜说。这也是河南省在扶持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发展方面的整体理念。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关心支持下,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下,在河南省道路运输局与全省道路运输行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理念正在一步步迈向现实。
  方向
  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什么是龙头骨干运输企业,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从我省情况看,我们认定的骨干运输企业,就是以道路运输为主业,总资产达3亿元以上、主业营业额4亿元以上、年缴税2000万元以上、年利润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厅道路运输局局长吕全德说。
  在他看来,龙头骨干运输企业应当是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绝对优势,在行业发展方面起到引领、带动、支撑作用,是承担道路运输服务的主力军,代表着行业的形象和发展水平。从自身特点来看,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大、利税多、市场份额高,在行业发展方面起到引领、带动、支撑作用强;企业具有优秀的管理队伍、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企业辐射或服务一定的经济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业务范围要有一定的广度;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网络化、信息化特点,此外还要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经营行为规范,敢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引领道路运输业发展方向。
  从发展道路来看,龙头骨干运输企业一般先在一个区域内培育,再逐渐向全国发展业务,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区域性龙头企业变成为全国性龙头企业、甚至国际性企业的发展过程。能够发展的程度关键要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资源,同时,加大运营网点布局,实行公司化经营,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均达到一流。
  发展龙头骨干运输企业,对于河南道路运输市场来说,是一项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截至2011年年底,河南有客运经营业户686家,其中个体业户287家;货运经营业户68.17万家,其中个体业户66.74万家。从车辆规模上看,河南拥有50辆以上车辆(包括客货车)的企业1759家,100辆以上的企业958家,500辆以上的企业221家,1000辆以上的企业28家。2011年,全省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运输企业(包括维修、驾培等)91家,5000万元以上的运输企业42家,1亿元以上的运输企业30家,3亿元以上的运输企业21家,5亿元以上的运输企业8家,10亿元以上的运输企业3家。
  “全省运输企业‘多小散弱’的总体特点依然很明显。”对于河南省运输市场的现状,河南省道路运输局局长吕全德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运输市场总量上来看‘多’,无论是经营业户数、车辆数、从业人员,还是完成的运输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企业竞争力弱,大部分企业采取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单兵作战’,缺乏先进管理技术和理念。”
  道路运输企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由数的增长向质的提高方面转变,这种趋势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也正因此,河南省把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促进道路运输市场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年来,由于一系列鼓励、支持、扶持政策,河南省骨干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许多经营者逐步意识到,“单兵作战”的经营方式竞争力弱、风险大,已经不适应道路运输市场发展需求。近5年来,河南省道路运输行业在保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经营业户数平均每年以约5%速度递减。许多原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逐步走出“低谷”,通过改革改制、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加强产业升级改造,市场主导作用日益加强。
  目前,在河南的骨干运输企业中,客货运输企业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全省19家骨干运输企业均为客货运输企业,以客货运输为主业。其中18家为原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升级改造发展而来,有1家为民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和扩大再生产发展起来的。
  “红娘”
  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骨干企业对于道路运输市场至关重要,但其培养与发展并非易事。
  从河南省道路运输市场状况来说,骨干企业的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客运企业为主,货运、维修、出租汽车和公交方面发展不足,特别是货运,虽然占有市场极大份额,但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许多企业还缺乏优秀的运输专业人才,特别是优秀的企业家。
  这些现实问题,让对于龙头骨干企业的引导与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也正是从这一现实出发,通过一系列努力,逐步构建着一个资源配置更高效、更优化的道路运输市场。
  记者了解到,河南省扶持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国家道路运输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在现有骨干企业的基础上,加强引导,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骨干运输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途径,在全省或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优化,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经营区域广,能主导市场方向的区域性运输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经营。
  引导支持骨干运输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棋。
  在郑州,原郑州汽车客运总公司、郑州联开运输总公司、郑州市交通运输总公司三家骨干运输企业于2003年8月整合组建了郑州交运集团。集团成立后迅速成长,目前拥有客车2000余辆,各类货运车辆4000多辆,出租车600辆,客运站14个,货运场站6个,企业总资产18.65亿元,年营运收入21亿元,年上缴税金1亿元,年实现利润2600万元以上。集团业务覆盖公路客货运输、现代物流、出租车运输、汽车贸易、汽车维修、房地产开发、旅游旅栈餐饮、燃润料和汽车配件销售、商品批发、印刷业、信息传媒业、驾驶员培训、投资建设、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洛阳,2011年6月,洛阳市原一运、二运、市运三家运输企业重组为洛阳交运集团,集团总资产达10亿元,拥有各类车辆12150辆,年营入20亿元,上缴税金近1亿元。
  在南阳,今年6月,南阳宛运集团与江苏大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交通”运输体制建立、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深化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强运输辅助业合作等方面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区位、资源、资金、文化、品牌、管理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互利共赢,打造又一家区域性的骨干运输企业。
  在这些企业合作、重组,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发展意愿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引导、鼓励和支持。一方面,在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促进谈判与交流,通过与地方政府和异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加大了企业整合力度;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共赢也逐渐迈出了步伐。例如,在南阳宛运集团与江苏大运公司合作的同时,南阳、苏州两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也达成合作协议,为双方骨干企业与两地道路运输市场的未来共谋发展。
  此外,河南省在全面推进市县间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的过程中,也推动了骨干企业的壮大。改造过程主要以骨干运输企业为主体,将省辖市到所辖县(市)之间的客运资源集中到大中型运输企业,提高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到目前,全省的公司化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同时,在城际公交发展中,已开通的11条城际公交线路也全部以骨干运输企业为主体,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
  投入
  多项利好鼓足发展后劲
  在规模化扩张之外,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一些切实的政策利好。而这也正是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努力的方向。
  加大投入、提供优惠,对于道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壮大来说至关重要。据了解,河南省对于骨干道路运输企业的投入支持由来已久。在费税改革以前,河南省主要通过减免道路运输相关费用,直接支持省内大中型骨干运输企业发展。在养路费、客货附加费等规费征收方面,对骨干运输企业按标准的60%征收,在通行费方面实行月票制度,每张月票130元。同时在2002年全省取消通行费月票时,一次性全部豁免了18家大中型骨干运输企业所拖欠规费(全省约2.6亿元)。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节省的资金主要用于道路运输企业扩大再生产、加强技术改造,对于上世纪90年代企业转型时期尽快扭亏增盈、走出“低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5年来,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加大了对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在场站建设方面,仅省、市两级交通运输部门共投入场站建设资金7.5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1亿元。这些资金,全部直接投入到项目上,对于解决骨干运输企业场站设施不足、缓解资金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省级交通运输部门为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配备安全检测仪,前后5批次265台,投入资金1亿元。
  以科技引领企业发展是培育发展骨干龙头运输企业的基本战略。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主要开发了三个系统平台,为骨干运输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客运方面,开发了全省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货运物流方面,以“八挂来网”为基础,建立了“河南省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提升了传统货运企业的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目前“八挂来网”签约用户已达7.2万户,日均有效信息达600万条。汽车维修方面,以“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系统为基础,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维修救援网络,同时在全省推广2000家维修品牌,鼓励支持维修企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甩挂运输的大势所趋对于骨干运输企业既是机遇,也是动力。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大力支持扶持骨干运输企业发展甩挂运输。一方面争取了郑州交运集团、许昌万里集团、新乡运输公司等7家企业为国家级甩挂运输试点单位,另一方面将确定2至3家企业为省内甩挂运输试点单位。对于这些试点单位,除国家补助资金外,省内也予以一定的资金补助,并在车辆购置、通行费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此外,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管理创新,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队伍素质。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廷喜表示,下一步,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进一步从多方面支持引导龙头骨干运输企业的发展,为道路运输市场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为道路运输市场主体的进一步优化继续努力。同时,也期待国家层面出台更明确的意见,加强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研究支持扶持骨干运输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
  企业更强,市场更优,行业更快发展。这是正在成真的梦想,是一串串坚定而踏实的脚步正在阔步迈向的未来。
  ■企业心声
  郑州交运集团:
  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是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支柱和服务社会的主力军,在行业发展中应发挥市场主导、改革主领、政策主引、参定法规、勇挑重担的作用。主要定位于大型客运、货运及物流企业,包括城际城乡公交、出租等企业,构建以客货运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城际城乡公交、出租等为辅助的零换乘、无缝隙一体化的大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客便其行,货畅其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南阳宛运集团:
  为实现道路运输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和各级运输部门可以通过政策调控、制度建设、市场监管等形式,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运力资源,扶持优势企业,促进行业发展,逐步解决现行道路运输市场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适应。
  新乡市新运交通运输有限公司:
  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应该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加强宏观调控,突出科学发展;落实应急保障,突出高效发展;强化安全监管,突出安全发展;推进效能建设,突出和谐发展;加强文明行业建设,突出可持续发展。
    许昌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道路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是行业发展的过程,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应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只有大型、超大型的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才能聚集起雄厚的资金、完备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管理人才,才有能力、有实力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现代道路运输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可靠而经济的合理运输保障,达到提高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一体化、精细化、信息化、低碳化”水平的目的。道路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是道路运输行业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封汽车运输总公司:
  作为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应是引领道路运输企业发展,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国家应引导、扶持道路运输企业,调整和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加快转变道路运输发展方式,促进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联合、联手、兼并和集团化经营,实现优势互补,推进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散、小、弱的问题,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