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河南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对全省经济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10月22日,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应当对当前复杂形势时刻保持清醒认识,认真实施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行动计划,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砥砺前行,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清醒判断——困难局面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对当前的复杂形势如何准确把握?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作成分析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内需不足矛盾依然突出,我省经济形势仍很严峻。“这种困难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判断。”
数据显示,尽管全省经济在波动探底,但我省工业增加值、货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仍在下行,工业用电量已持续下降6个月,钢铁、有色、电力、煤炭、光伏等产业面临的困难仍在加深。与此同时,我省就业增速明显放缓,7、8、9三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呈下降趋势。“这些都表明,我省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潜在风险仍在继续积累。”王作成说。
对此,全省经济运行工作会明确提出,各级各部门做好应对长期困难的思想准备。
积极作为——全力实施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行动计划
针对下一阶段我省经济工作,省经济运行工作会明确提出,将在全省全力实施稳增长、促转型、保态势行动计划,通过积极作为、持续求进,确保完成全年10%的增长目标。即,通过扩产量、扩产能、扩消费“三扩”,扩大发展亮点;通过稳企业、稳就业、稳农业“三稳”,稳定经济运行;通过一万个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通过打造开放、产业集群、城市竞争、科技、基础条件“五大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通过创新资金、人力、土地、资源、能源“五个保障”机制,破解要素制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张维宁认为,尽管当前需求总体不足,但生产和消费以及各个产业都有增长“亮点”,放大这些“亮点”,以高补低、以畅补滞,就可以有效拉动即期经济增长。比如,郑州已获批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快推进大型流通企业建设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网络购物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等等。”
据悉,我省已筛选确定了1000多个技术水平高、市场需求旺的项目,拟通过政策扶持,促其尽快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标是确保年底前建成项目330个以上,并尽快达产达效。此外,为强化项目带动,我省还筛选确定了1万个重大项目,计划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年底,完成投资1.4万亿元,其中今年四季度完成3000亿元,以此强化投资拉动。
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背景之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取决于其竞争力的强弱。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着眼于进一步构筑竞争新优势,我省加快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升河南的交通和物流优势,目前,UPS、俄罗斯空桥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落户河南,全省进出口、航空客货吞吐量均保持高速增长,河南作为国际货运枢纽的态势已初步显现。
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和国家民航局正在共同推进的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也十分顺利并富有成效。“这些都将对河南生产要素的集聚、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就此评价说。
咬定目标——联系实际做、持续扎实做、统筹协调做、聚精会神做
完成目标,关键在做。省经济运行工作会就此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联系实际做、持续扎实做、统筹协调做、聚精会神做”,确保中央和我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形势越复杂、任务越繁重,越要注重科学运作和依法办事,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省经济运行工作会上,省主要领导对如何“做”提出具体要求,“关键时期,做正确的事情,把正确的事情做好非常重要,要抓主要矛盾,要把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这样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时期,用好政策才能事半功倍。据了解,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我省已先后与40多个国家部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支持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前段时间,国务院又出台《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不断加大对中部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些都为河南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省经济运行工作会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加强与国家对口单位的衔接沟通,争取得到国家更多更大支持,我们一定要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张维宁说。
用100天获批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我省创造的“河南速度”令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竖起了大拇指。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政策效果,正是这样的工作效率,使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此,省经济运行工作会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树立强烈的效率观念,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积极主动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办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还要深入基层和企业了解情况,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真正使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