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分属豫冀两省,但相近的地缘、相通的文化、便利的交通,让这一区域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当三地一起跻身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战略时,合作共赢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昔日远离各自省会的“边缘”城市,如今成为中原经济区面向京津的大通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摆在三地面前。
豫冀相邻城市名片
河北省
邯郸市
位于河北省南端,与晋、鲁、豫三省接壤,人口890万。邯郸市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邯郸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交通条件优越,具备铁路交叉、国道交会、高速纵横过境和航空港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条件。
邢台市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人口710万。邢台市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以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能源、汽车工业、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
河南省
安阳市
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会点,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安阳是河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冶金、电子、化工、电力、机械、纺织、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
交通先行
9月中旬,记者一行经京港澳高速,从河南省安阳市赴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采访。汽车上高速仅10分钟就到达豫冀省界。地图上显示,安阳邯郸中心城区相距也不过62公里。由邯郸沿京港澳高速继续向北50余公里,就可到达邢台。三座相距最远不过百余公里的城市,一切的交流合作,自然先从交通开始。而说起交通合作,“中华路”具有样本意义。
从安阳市区驱车向北,只见宽阔的中华路两侧,一排排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随着中华路的延伸,城市的活力与辐射力也在不断延伸。而走在邯郸的中华大街上,不仅能看到与安阳中华路相似的风景,还会不时看到安阳牌照的车辆往来其间。
安阳的中华路和邯郸的中华大街,分别是两座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不仅恰巧同名,而且如今正向彼此延伸,即将对接。这条路也成为两个城市往来日渐频繁的标志。
9月20日,指着一张施工图,安阳市交通局副局长马俊吉告诉记者,邯郸的中华大道向南延伸已修至漳河岸边,正在准备修建7公里的跨漳河大桥;安阳的中华路延伸工程至汤阴的南段已经建成通车,至豫冀省界漳河岸边的北段工程预计明年年底完工。届时,从安阳开车40多分钟就可到邯郸。
在“中华路”实现对接之前,邯郸与安阳之间除京广铁路、在建的石武客运专线外,还有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相连。但“中华路”的对接,则有着不一般的意义。“更快捷、更方便,双向8车道、还有慢车道,都是按市区道路的标准建设的。就像郑开大道让郑州和开封趋向融城一样,中华路让安阳和邯郸联系更加紧密。”马俊吉说。
据马俊吉透露,除了上述5条公路、铁路之外,石家庄到林州的石林高速目前已经完成总体规划,其中石家庄至邢台段已经开工建设,邢台至邯郸、邯郸至林州段正在做科研报告,很快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除了“地上跑”,安阳与邯郸的交通合作已开始“天上飞”。2011年1月,邯郸机场安阳航站楼正式启用。安阳的乘客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购票、换领登机牌等手续,然后免费大巴40分钟就能把乘客送到邯郸机场。安阳人获得了更便捷的航空服务,邯郸机场拓展了更丰富的客源,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在位于安阳市的邯郸机场安阳航站楼内,记者遇到了来自浙江绍兴的洪女士夫妇,她们是来安阳旅游的。看到这里的航站楼可以直接办理登机手续,洪女士很兴奋,“很方便啊”。
邯郸市交通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徐卫莉告诉记者,邯郸与安阳的交通合作多年来一直比较频繁,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邯郸将进一步加强与安阳等河南城市间的合作。目前京港澳高速河北段正在进行拓宽工程,预计2014年底将完工,届时河北段将与河南段一样拓宽为双向8车道,这条交通大动脉将更加通畅。
徐卫莉表示,随着中华路与中华大街的对接,两市正在酝酿开通公交车。“以前,两市要想开通公交车,跨省审批手续会很复杂。现在大家都是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应该会顺利很多。”
虽然不跟河南直接交界,但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连接,邢台到安阳甚至到郑州都十分便捷。“一个小时到安阳,两个小时到郑州,今后同属中原经济区,更应该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对接,只有交通先行,才能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邢台市发改委副主任魏华北说。
今年安阳市两会审议通过了《安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纲要》,其中将安阳的战略地位明确为“中原经济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连接环渤海经济圈前沿城市”。
马俊吉表示,科学发展,交通先行;中原崛起,交通先行;“三化”协调,交通先行。随着“中华路”的对接、石武客运专线和石林高速的建设,不久的将来,安阳与冀南地区将实现“陆空结合、六纵相连”的交通格局,一条从中原经济区腹地直达京津的通衢大道,将为中原崛起插上翅膀。
文化为基
交通的便利缩短了地理距离,而文化的相通,则是拉近人们心理距离的根源。
从安阳城区向北10余公里,便可来到漳河岸边的丰乐镇古渡口。此地是昔日安阳八景之一“漳河晚渡”的所在,对岸就是邯郸的临漳县。如今漳河铁路桥和公路桥已南北贯通横架于漳河之上,晚渡不再,水波依旧。荡漾其间的,是漳河两岸千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盘庚迁殷、甲骨文字、西门豹治邺、曹操屯兵讲武、北朝王旗变幻……众多的历史故事就发生今天的安阳、邯郸、邢台这方圆百余公里的土地上,众多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曾在这里指点江山,无数的文人志士曾在这里激扬文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提交的《关于跨省建设“豫北冀南文化遗产特区”的建议》,引起了文化界的热烈反响。在提案中,刘庆柱说,豫北冀南单位面积内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居全国之冠。如今这一地区在行政上分开管理,但文化上素来一体、从未分割。他建议,对于密集的文化遗产资源,应该统一规划而不是“零敲碎打”,应跨省建设“豫北冀南文化遗产特区”。
事实上,安阳、邯郸、邢台三市在文化资源保护、宣传、开发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据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杜芬介绍,该市准备筹划一台宣传殷墟、甲骨文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大型演出,得知“邻居”邯郸市推出的大型演出《黄粱梦》融汇当地文化艺术与魔幻效果,十分具有借鉴意义,于是多次到邯郸考察、学习。
而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张保堂则透露,近年来安阳市在殷墟大遗址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邯郸市在赵王城遗址保护过程中也进行了学习和借鉴。
从1999年起,安阳市已连续举办了13届殷商文化节,其间经常邀请邯郸、邢台等地的文化、艺术项目和相关人员参与。据杜芬介绍,今年的殷商文化节期间,来自邯郸的馆县黑陶、土山刺绣等民间文化遗产都应邀参展。今年春节期间首次成功举办的安阳新春民俗文化展,也吸引了邯郸、邢台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前来参加。
据邯郸市文化局副局长武鸿雁介绍,他们已连续举办了7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这项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的活动中,经常能看到安阳抬阁、绢艺、版画,开封盘鼓、濮阳杂技等来自河南的民间艺术精品。
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让豫北冀南的文化事业在合作共建中走向共同繁荣。“豫北冀南文化遗产特区”如今已不仅仅是学者的构想。据杜芬介绍,安阳的曹操高陵和邯郸临漳县的邺城遗址同属三国邺城文化范围,两地正在酝酿携手对曹操高陵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宣传,形成以三国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在中原经济区战略的推动下,安阳、邯郸、邢台将逐步共建“豫北冀南文化遗产特区”,使之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旅游结盟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雄奇的太行山水,让豫北冀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豫冀沿边合作中,旅游充当了“急先锋”。
在安阳旅游的绍兴人洪女士说:“这边的景区有各种各样的优惠卡,拿这些卡票价低了,享受的服务多了。”洪女士提到的优惠卡包括“三国旅游线路城市联盟惠民旅游卡”、“中原惠民旅游卡”等。这些不同主题的优惠卡,是安阳、邯郸、邢台等城市旅游联盟合作不断加深的直接体现。
说起旅游结盟,安阳市旅游局局长张建国如数家珍。据他介绍,2007年成立的“晋冀豫金三角旅游营销”联盟,拉开了安阳与周边城市旅游结盟的序幕;2008年,豫冀两省三市(安阳、邯郸、邢台)旅游营销合作体成立;今年7月,包括安阳、邯郸、邢台在内的太行山地区3省11市在安阳召开红色旅游联盟成立大会;9月,安阳与邯郸、鹤壁又举行了“百里三城旅游联盟”成立和采购联席会……
“旅游不能唱独角戏,必须依靠资源互补,形成完整的线路,同时也能澄清历史。”张建国举例说,今天的安阳是曹操发迹之地和埋葬之地,但曹操屯兵讲武和日常生活的铜雀台等三台在邯郸。想系统了解三国曹魏文化,安阳和邯郸都不容错过。
在众多联盟之中,由于安阳、邯郸、邢台三地山水相连,拥有众多相似相通的高品位资源,三地旅游部门已联合编排出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历史文化经典游、太行山水精品游、红色之旅。三条线路囊括了三地绝大部分旅游资源。
“在旅游推介方面,我们跟河南的联系比跟河北省内还多。”邯郸市旅游局副局长陈军说,邯郸和安阳经常一起组织到外地进行推介,邯郸的旅游发布会上,会介绍安阳的景点;安阳的推介活动也会替邯郸的景点搭台。
邯郸市旅游局副局长张恒山则建议,在中原经济区的框架下,邯郸、安阳的旅游联盟合作应该向更深层次发展,不仅要注重“产品互推”、“客源互送”,还要加强“规划互补”和“线路互联”,“加强沟通减少重复建设,共同处理旅游投诉等,都是未来深入合作的方向。”
共赢之愿
打开河北省的经济版图可以看到,处于冀南地区的邯郸、邢台地位有些特殊。除了邯郸、邢台、衡水三市,河北省11个省辖市中的其他8个都被划入了京津冀都市圈。而放眼周边,山西全省成立了综合循环经济区;山东有了蓝色海洋经济区和黄三角生态区。
从这样的区位特征不难看出,纳入中原经济区战略,对身处几大国家战略区之间的邯郸、邢台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今年8月,在参加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时,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表示,邯郸市、邢台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这将为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在邯郸市发改委《关于恳请(河北)省发改委支持邯郸市列入中原经济区的请示》中写道:“能否将邯郸市纳入中原经济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对于邯郸市的振兴乃至河北省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事实上,由于地缘和文化的接近,邯郸、邢台一直都视自己为中原的一部分。《中原商报》、中原民间文化节……在两地采访期间,经常能见到各种“中原”印记。
最能体现“中原”认同感和合作共赢愿望的,则是成立于1985年的“中原经济协作区”。王晓涛是邯郸市发改委副主任,也是“中原经济协作区”市长联席会议秘书长,据他介绍,1985年9月,邯郸市和新乡市联合发起倡议,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的13个城市自愿成立了这一区域合作组织。并在邯郸市设立了“中原经济协作区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后改为“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安阳、邯郸、邢台都是这一合作组织成员。
王晓涛说,通过“中原经济协作区”这一合作平台,先后组建了30多条行业网络,在推动区域旅游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苗长虹认为,晋、冀、鲁、豫4省13个市自发组成中原经济协作区,说明河南与周边的联动,有天然的、市场的基础。
邯郸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在邯郸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邯郸希望利用自身的交通和产业优势,在未来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成为面向东北亚和京津的交流窗口;希望河北省在该市重点打造的冀南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引擎。
据魏华北介绍,邢台市近期专门制定了中原经济区的邢台规划,希望邢台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北大门,成为通北京、联天津的桥头堡,成为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区和技术创新的扩散地。
在记者采访时,恰逢郑州一家大型企业到邢台联系招聘4000名技术工人。魏华北介绍说,邢台是职业教育大市,全市有职教机构100多所,在校生达13万人,在中国职教版图上有“南深圳、北邢台”之说。邢台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充足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同时也希望能更多地接受郑州的辐射和带动,在人才、经验等方面与河南各市加强合作。
中原经济区对三地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也引起了三地的关注。安钢、邯钢、邢钢尽管规模不同,但都是当地举足轻重的工业企业,三地产业的共通之处由此可见一斑。安阳市工信局副局长康锦州说:“三地的钢铁、冶金、建材等产业都有一定规模,在以往发展中的共同特点是高能耗、高污染。三地都面临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的任务。今后同属中原经济区,将有利于三地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产业布局进行统一规划,逐步形成错位竞争。”这一观点,如今已在三地达成共识。
冀南两市纳入中原经济区,也让两市的企业界人士十分振奋。宗献林是河北省河南商会邯郸分会会长,在邯郸经商已有十几年。他认为,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进一步明确和推进,邯郸与河南各地的合作将更加便利,正是看好这种合作前景,他已决定在老家安阳内黄投资建设养殖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同属一个大中原,合作共赢天地宽。”宗献林兴奋地说